胃息肉是指胃粘膜表面長(cháng)出突起的乳頭狀肉,早期可無(wú)明顯癥狀,一般都是在胃腸鋇餐造影、胃鏡檢查或因其它原因而手術(shù)時(shí)意外發(fā)現的
胃息肉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因除遺傳外,主要是病毒感染。
胃息肉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胃息肉患者多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低下,因此常出現上腹部輕微疼痛與不適,惡心、厭食、消化不良、體重下降及腹瀉等癥狀。息肉表面如有糜爛、潰瘍,可發(fā)生間歇性或持續性出血。
胃息肉的診斷主要依靠胃鏡和上消化道X線(xiàn)鋇餐造影檢查,造影檢查可檢出較大的息肉,表現為突出于胃腔的隆起性病變。胃鏡下息肉多呈圓形或半球形,少數為分葉狀,表面黏膜光滑或有細顆粒感,多呈橘紅色,較周?chē)つど珴缮灾;長(cháng)蒂者頂端變化較明顯,可有白苔、糜爛或出血。若內鏡下觀(guān)察息肉表面有糜爛壞死、基底部有浸潤性病變、表面顆粒大小不等、息肉呈結節狀等應考慮有惡變的可能。內鏡下所見(jiàn)到的息肉均應常規活檢,要求多處分別取材數塊,但內鏡下活檢有較大局限性,易使早期惡變漏診,因此宜在內鏡下切除息肉后行連續切片“全瘤活檢”。
胃息肉應該做哪些檢查?
鋇餐攝片及纖維胃鏡檢查,以確定部位,了解息肉的體積、數量、有否糜爛、出血等要以纖維胃鏡檢查為主。一旦確診即應進(jìn)行治療,并做活檢病理確診。
胃息肉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需與慢性胃炎等胃病鑒別。
胃息肉應該如何預防?
為了防止胃息肉癌變,應堅持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將息肉切除干凈。此外,要加強自我保健,把住吃喝這一關(guān),盡量不給胃加重負擔。只要人人都提高警惕,就可將胃癌拒之門(mén)外。
胃息肉可以并發(fā)哪些疾?
并發(fā)癥主要有出血、感染、穿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