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滲性脫水是指水和鈉同時(shí)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鈉,血清鈉低于正常范圍,細胞外液呈低滲狀態(tài),機體減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腎小管內的再吸收減少,尿量排出增多,以提高細胞外液的滲透壓。但細胞外液量反更減少。組織間液進(jìn)入血液血環(huán),雖能部分地補償血容量,但使組織間液的減少更超過(guò)血漿的減少。面臨循環(huán)血量的明顯減少,機體將不再顧及到滲透壓而盡量保持血容量。腎素-醛固酮系統興奮,使腎減少排鈉,Cl-和水的再吸收增加。故尿中氯化鈉含量明顯降低。血容量下降又會(huì )刺激垂體后葉,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水再吸收增加,導致少尿,如血容量下降又會(huì )繼續減少,上述代償功能不再能夠維持血容量時(shí),將出現休克,這種因大量失鈉而致的休克,又稱(chēng)低鈉性休克。
低滲性脫水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導致低滲性缺水的原因甚多,外科手術(shù)病員常見(jiàn)原因是細胞外液丟失后,只補充了水或鹽補充不足,以致相對地體內缺鈉甚于缺水。常見(jiàn)原因: a. 胃腸道消化液持續性喪失,如腹瀉、嘔吐、消化道瘺、腸梗阻等,鈉隨消化液大量喪失; b. 大創(chuàng )面滲液,如燒傷、手術(shù)后廣泛滲液?jiǎn)适? c. 腎臟排出水和鈉過(guò)多,長(cháng)期使用利尿劑,抑制腎小管再吸收鈉。
細胞外液鈉濃度降低,呈低滲狀態(tài)后,首先機體減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以排出水,增加醛固酮的分泌以保鈉。同時(shí),組織間液進(jìn)入血液循環(huán),部分地補償血容量,維持循環(huán)血量。如果失鹽過(guò)多或繼續失鹽,水從尿中繼續排出外,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水由細胞外轉移至細胞內,則血容量及組織間液均明顯降低,出現低血容量性休克。這種因大量失鈉而致的休克,又稱(chēng)為低鈉性休克。此時(shí)腎血流量及濾過(guò)率降低,尿量減少或無(wú)尿。
低滲性脫水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臨床表現】
根據缺鈉程度而有不同,常見(jiàn)癥狀有頭暈、視覺(jué)模糊、軟弱無(wú)力、脈搏細速、嚴重者神志不清、肌肉痙攣性疼痛、肌腱反射減弱、昏迷等。根據缺鈉程度,臨床將低滲性缺水分為三度:
1 、輕度缺鈉:患者有疲乏感,頭暈、手足麻木、口渴不明顯。血清鈉在 135mmol/L 以下,尿中鈉減少。
2 、中度缺鈉:除上述癥狀外,常有惡心,嘔吐,脈搏細速,血壓不穩定,視力模糊,尿量少。血清鈉在 130mmol/L 以下。
3 、重度缺鈉:病人神志不清、肌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出現木僵,甚至昏迷。常發(fā)生休克。血清鈉在 120mmol/L 以下。
【診斷】
根據體液?jiǎn)适Р∈芳吧鲜雠R床表現,一般診斷無(wú)困難?山柚铝袡z查明確診斷。 a. 尿 Na+ 測定,常有明顯減少; b. 血清 Na+ 測定在 135mmol/L 以下時(shí),表明有低鈉血癥,并可判定缺鈉程度; c. 血漿滲透壓降低; d. 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量、血細胞比容、血非蛋白氮及尿素均有增高,而尿比重在 1.010 以下。
低滲性脫水應該做哪些檢查?
1、尿 Na+ 測定,常有明顯減少;
2、血清 Na+ 測定在 135mmol/L 以下時(shí),表明有低鈉血癥,并可判定缺鈉程度; 3、血漿滲透壓降低; 4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量、血細胞比容、血非蛋白氮及尿素均有增高,而尿比重在 1.010 以下。
低滲性脫水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診斷明確,無(wú)需鑒別。
低滲性脫水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本病的關(guān)鍵是嘔吐、腹瀉或手術(shù)后正確補水。
低滲性脫水可以并發(fā)哪些疾?
本病最常見(jiàn)的并發(fā)癥是休克。
低滲性脫水應該如何治療?
積極治療病因外,首先要補充血容量,針對缺鈉多于缺水的特點(diǎn),采用含鹽溶液或高滲鹽水靜脈滴注,以糾正體液的低滲狀態(tài)和補充血容量。
1、輕度和中度缺鈉 根據臨床缺鈉程度估計需要補給的液體量。例如,體重60kg的病人,測定血清鈉為135mmol/L,則估計每公斤體重喪失氯化鈉0.5g,共缺鈉鹽30g。一般可先補給一半,即15g,再加上鈉的日需要量4.5g,共19.5g,可通過(guò)靜脈滴注5%葡萄糖鹽水約2000ml來(lái)完成。此外,還應給日需要液體量2000ml,并根據缺水程度,再適當增加一些補液量。其余一半的鈉,可在第二日補給。
2、重度缺鈉 對出現休克者,應先補足血容量,以改善微循環(huán)和組織器官的灌流。晶體液補充用量也要多,可先給5%氯化鈉溶液200~300ml,盡快糾正血鈉過(guò)低,恢復細胞外液量和滲透壓,使水從水腫的細胞內外移。以后再根據病情繼續給高滲鹽水或等滲鹽水。
一般可按下列公式計算需要補充的鈉鹽量:
需補充的鈉鹽量(mmol)=[血鈉正常值(mmol/L)- 血鈉測得值(mmol/L)]X體重(kg)X0.6(女性為0.5)
例如體重50公斤的女性病人,測得血鈉為118,則需補充的鈉鹽量=(142-118)X50X0.5=600mmol,按17mmol/Na+=1g鈉鹽計算,則600mmol鈉約為35g 氯化鈉。當天應補給需補充鈉鹽量的一半(17.5 g )和日需要量(4.5g)共計22g,可先輸給3%氯化鈉溶液約430ml,再補給等滲鹽水約1000ml。然后可測定血清鈉再作進(jìn)一步治療時(shí)的參考。
3、缺鈉伴有酸中毒 在補充血容量和鈉鹽后,由于機體的代償調節功能,酸中毒?傻玫郊m正,一般不需一開(kāi)始就用堿性藥物治療。如經(jīng)血氣分析測定,酸中毒仍未完全糾正時(shí),可靜脈滴注1.25%碳酸氫鈉溶液100~200ml或平衡鹽液200ml,以后視情況再決定是否繼續補給。在尿量達到40ml/h后,應補充鉀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