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包括多發(fā)生在熱帶的心內膜纖維化及大多發(fā)生在溫帶的嗜酸細胞心肌病,本病在我國非常少見(jiàn)。
限制型心臟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本病病因不明,有人認為系嗜酸細胞增多,變性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未被進(jìn)一步證實(shí)。
限制型心臟病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青壯年常見(jiàn),無(wú)明顯性別差異,病變可局限于左心室,右心室或雙心室同時(shí)受累。由于病變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
一、右心室病變所致癥狀體征:起病緩慢、腹脹、腹水。由于肝充血肝腫大或由于腹水致腹壁伸張而腹痛。勞力性呼吸困難及陣發(fā)性夜間呼吸困難,均可由于放腹水而緩解,說(shuō)明呼吸困難主要由腹水引起。心前區不適感,出于排血量降低而感無(wú)力,勞動(dòng)力下降,半數有輕度咳嗽、咯痰。主要體征:心尖搏動(dòng)減弱,心界輕或中度擴大。第一心音減弱。胸骨左下緣吹風(fēng)性收縮期雜音?陕劦谌囊。下肢浮腫與腹水不相稱(chēng),腹水量大而下肢浮腫較輕。用利尿劑后,下肢浮腫減輕或消失,而腹水往往持續存在,頸靜脈怒張明顯。
二、左心室病變所致癥狀和體征:心慌、氣短。心尖部吹風(fēng)樣收縮期雜音,少數心尖部有收縮期細震顫。當肺血管阻力增加時(shí),出現肺動(dòng)脈高壓的表現。
三、雙側心室病變所致癥狀和體征:表現為右心室及左心室心內膜心肌纖維化的綜合征象,但主要表現右心室病變的體征及癥狀,少數患者突出表現為心律失常,多為房性心律失常,可導致右心房極度擴大,甚致虛脫、死亡、也有患者以慢性復發(fā)性大量心包積液為主要表現,常誤為單純心包疾病。本病主要表現,靜脈壓增高,頸靜脈怒張,肝腫大、腹水、下肢浮腫輕而大量腹水。心臟擴大呈球形,搏動(dòng)弱,常有房室瓣關(guān)閉不全的體征。
限制型心臟病應該做哪些檢查?
本病的檢查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X線(xiàn)檢查:心臟擴大,右房或左房擴大明顯,伴有心包積液時(shí),心影明顯增大,可見(jiàn)心內膜鈣 化。
(二)心電圖:由于心負荷增大,可見(jiàn)二尖瓣型P波,心房纖維顫動(dòng),房室傳導阻滯及束支傳導阻滯。
(三)心導管檢查:右心室心內膜心肌纖維化癥,由于右心室順應性降低,右心室舒張末期壓力增高,呈舒張早期下陷,舒張期高原波。右心房及腔靜脈壓力均增高,左心室心內膜纖維化,肺循環(huán)壓力升高,心室造影可見(jiàn)心室腔縮小,血流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