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盂腎炎(pyelonephritis)是指腎臟盂的炎癥,大都由細菌感染引起,一般伴下泌尿道炎癥,臨床上不易嚴格區分,根據臨床病程及疾病,腎盂腎炎可分為急性及慢性?xún)善,慢性腎盂腎炎是導致慢性腎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
腎盂腎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腎盂腎炎是由各種致病微生物直接侵襲所引起的腎盂腎盞粘膜和腎小管、腎間質(zhì)感染性炎癥。近年來(lái)發(fā)現,在一些腎盂腎炎患者的腎疤痕組織中存在病菌抗原,表明在腎盂腎炎的發(fā)病機理中,免疫性腎組織損害也可以是炎癥的原因之一。
一、致病菌:引起腎盂腎炎的致病菌以大腸桿菌為最多,其次為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糞鏈球菌等。
二、傳染途徑:
1、上行感染:上行感染是最常見(jiàn)的途徑。當機體抵抗力下降、尿道粘膜有輕微損傷后,細菌易侵襲膀胱和腎臟造成感染。由于女性尿道遠較男性短而寬,女?huà)肽虻揽诔1患S便污染,故易致病。上行至腎臟的細菌首先侵犯腎盂粘膜,引起炎癥,然后經(jīng)腎盞,乳頭部,腎小管上行,上侵犯腎實(shí)質(zhì)。
2、血行感染:細菌從身體內的病灶侵入血流,到達腎臟引起炎癥,引起炎癥,血行感染時(shí),細菌首先到達腎皮質(zhì),并在該處形成多數小膿腫,然后沿腎小管向下行擴散到腎乳頭和腎盂。
3、淋巴道感染;
4、直接感染:外傷或鄰近腎臟的器官發(fā)生感染時(shí),細菌可直接侵入腎脈引起炎癥。
腎盂腎炎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1.病史 急性腎盂腎炎病史可作為診斷的參考,但不能作為依據。因多數非梗阻性慢性腎盂腎炎患者,既往可無(wú)泌尿系感染病史,也無(wú)其它腎病史。常陷匿起病,氮質(zhì)血癥癥狀可為患者首發(fā)癥狀,診斷時(shí)應予注意。
2.臨床表現 有間斷反應出現尿路刺激癥狀,一般較輕,不如急性腎盂腎炎明顯,常伴有乏力、食欲不振、腰酸痛,可有低熱或無(wú)發(fā)熱。晚期可因腎功能損害而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尿毒癥癥狀。亦可出現多尿、夜尿增多、低血鉀、低血鈉或慢性腎小管性酸中毒。部分患者病情隱襲或不典型,宜注意。
3.輔助檢查
⑴尿常規:尿蛋白一般為微量或少量。若尿蛋白>3.0/24小時(shí),則提示非本病的可能。尿沉渣可有少量紅細胞及白細胞。若發(fā)現白細胞管型有助于診斷,但非本病所特有。
⑵尿培養:同急性腎盂腎炎,但陽(yáng)性率較低,有時(shí)需反復檢查方可獲得陽(yáng)性結果。陰性尿細菌培養患者中約有20%可找到原漿型菌株,此系致病菌在抗菌藥物、抗體等作用下,為了適應不良的環(huán)境而求得生存的一種變異能力,胞膜雖破裂,但原漿質(zhì)仍在,一旦環(huán)境有利即可重新繁殖。膀胱滅菌后尿培養及尿液抗體包裹細菌檢查陽(yáng)性時(shí),有助本病診斷,據此可與膀胱炎相鑒別。
⑶腎功能檢查:通常有腎小管功能減退(尿濃縮功能減退,酚紅排泄率降低等),可有尿鈉、尿鉀排出增多,代謝性酸中毒;尿少時(shí)血鉀可增高。晚期出現腎小球功能障礙、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并導致尿毒癥。
⑷X線(xiàn)造影:可見(jiàn)腎盂腎盞變形,明影不規則甚至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