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是指高膽紅素血癥,臨床表現即血中膽紅素增高而使鞏膜、皮膚、粘膜以及其他組織和體液出現黃染,當血清膽紅素濃度為17.1~34.2umol(1~2mg/d1)時(shí),而肉眼看不出黃疸者稱(chēng)隱性黃疸。如血清膽紅素濃度高于34.2umol/L(2mg/d1)時(shí)則為顯性黃疸
黃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由于紅細胞破壞增加,膽紅素生成過(guò)多而引起的溶血性黃疸。
2、肝細胞病變以致膽紅素代謝失常而引起的肝細胞性黃疸。
3、肝內或肝外膽管系統發(fā)生機械性梗阻,影響膽紅素的排泄,導致梗阻性(阻塞性)黃疸。
4、肝細胞有某些先天性缺陷,不能完成膽紅素的正常代謝而發(fā)生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
黃疸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1、皮膚、鞏膜等組織的黃染,黃疸加深時(shí),尿、痰、淚液及汗液也被黃染,唾液一般不變色。
2、尿和糞的色澤改變。
3、消化道癥狀,常有腹脹、腹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泄或便秘等癥狀。
4、膽鹽血癥的表現,主要癥狀有:皮膚瘙癢、心動(dòng)過(guò)緩、腹脹、脂肪泄、夜盲癥、乏力、精神萎靡和頭痛等。
黃疸應該做哪些檢查?
1、血常規、尿常規。
2、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定量試驗。
3、尿液中膽紅素、尿膽原、尿膽素檢查。
4、血清酶學(xué)檢查。
5、血膽固醇和膽固醇酯測定。
6、免疫學(xué)檢查。
7、X線(xiàn)檢查。
8、B型超聲波檢查。
9、放射性核素檢查。
10、肝活組織檢查。
11、腹腔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