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陳先生因急性咽炎白天在醫院輸了液,晚上被朋友叫出去吃宵夜,剛喝了一杯啤酒,就感到頭昏、心慌、面部潮紅,朋友們立即將他送到醫院。醫生看后告訴陳先生:“你這是因為白天用了頭孢類(lèi)藥物后晚上喝啤酒引起的,在醫學(xué)上稱(chēng)之為雙硫侖樣反應。”
眾所周知,我國自古就有飲藥酒治病的習慣,現代醫學(xué)證明酒精與藥物的相互作用十分復雜,它既能增加某些藥物的療效,也能使某些藥物減效甚至完全喪失療效,或產(chǎn)生明顯的不良反應。所以人們在用藥期間最好不要飲酒,以防不測。目前認為可與酒精產(chǎn)生不良作用的常用藥物有:
1、一般在應用頭孢菌素類(lèi)及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等抗菌藥物期間飲酒或停藥后7天內飲酒(包括白酒、啤酒、含酒精的飲料及糖果),均產(chǎn)生雙硫侖樣反應可能,癥狀出現于接觸酒精后5至40分鐘?沙霈F面部潮紅,頭痛、眩暈、心慌、氣促、呼吸困難、煩躁不安、惡心、嘔吐及心前驅疼痛,或發(fā)生急性肝損傷。
2、酒精能加重非甾體類(lèi)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保太松、布洛芬、消炎痛、速效感冒膠囊、撲熱息痛等的胃腸道反應及腎毒性,合用可造成胃炎、消化性潰瘍、乃至消化道出血、穿孔、腎炎等。
3、酒精能使催眠藥(如苯巴比妥、利眠寧等)、各種安定制劑、氯丙嗪、氟哌啶醇、多氯平、撲爾敏等鎮靜作用增強,合用時(shí)可引起中樞神經(jīng)系統功能?chē)乐匾种,直至造成死亡?br />
4、酒精能影響維生素A、D、B1、B2、B12、葉酸、煙酸及微量元素等吸收、轉運和運輸并造成其缺乏。
此外,服用硝苯地平、胃復安、多慮平、雙氫克脲噻、復方降壓片、撲熱息痛、磺胺類(lèi)藥等藥物時(shí)飲酒,因其能抑制乙醇轉化使其在體內積聚,也易造成酒精中毒。所以藥、酒同用的危害值得關(guān)注與警惕。 (來(lái)源:荊楚網(wǎng)-楚天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