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一
【辨證】肝氣郁結。
【治法】解郁通陽(yáng)。
【方名】宣志湯。
【組成】茯苓15克,菖蒲3克,甘草3克,白術(shù)9克,生棗15克,遠志3克,柴胡3克,當歸9克,人參3克,山藥15克,巴戟天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辯證錄》卷九。
偏方二
【辨證】肝膽濕熱下注。
【治法】清利肝膽濕熱。
【方名】龍膽瀉肝湯。
【組成】龍膽草(酒炒)
5克,炒黃芩8克,梔子(酒炒)9克,當歸(酒洗)9克,生地黃(酒洗)9克,澤瀉6克,木通6克,車(chē)前子6克,柴胡3克,生甘草3克。
【用法】上為粗末,水煎空腹服。
【出處】《醫方集解》。
偏方三
【辨證】腎虛驚怯,心包虛寒,陽(yáng)事不舉。
【治法】溫心包,舉陽(yáng)痿。
【方名】救相湯。
【組成】人參30克,巴戟天30克,肉桂9克,炒棗仁15克,遠志6克,茯神3克,高良姜3克,附子3克,柏子仁6克,黃芪15克,當歸9克,菟絲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辨證錄》卷九。
偏方四
【辨證】腎陰虛損。
【治法】滋陰潤燥,清熱填精。
【方名】天一湯。
【組成】地骨皮15克,玄參15克,芡實(shí)15克,山藥9克,牛膝9克,丹皮9克,熟地30克,肉桂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男女科5000金方》。
偏方五
【辨證】陰陽(yáng)兩虛,心氣不足。
【治法】養心安腎,起陰壯陽(yáng)。
【方名】起陰湯。
【組成】人參15克,白術(shù)30克,巴戟天30克,黃芪15克,北五味子3克,熟地30克,肉桂3克,遠志3克,柏子仁3克,山萸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辯證錄》卷九。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服用請遵醫囑。